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以本为本 立德树人】范九伦: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2018-10-23 07:54  点击:[]

今年6月,教育部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就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作了重要讲话。我重点围绕“四个回归”,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关于回归常识

学生的第一任务就是读书学习,高校必须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学习,拓展视野,获取新知,增长才干,提升修养。当前我们的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对读书学习激情不高、热情不够的问题,迟到、早退和逃课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学生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治学风气,毕业论文一定程度上存在东拼西凑、网上复制粘贴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引起足够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解决。教育部日前出台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总得来看是要给学生一个有学习压力的大学生活。  

一是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修订完善课堂教学建设和管理的相关规定。认真查找课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严管、严抓教学秩序,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到人,把从严管理的规矩立起来、把课堂教学建设强起来、把课堂教学质量提起来。

二是加强学习过程管理。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结合办学实际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把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求落实到学校人才培养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中。要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

三是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要切实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要求,修订完善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管理制度,指导教师要强化责任,加强对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要严格实行论文查重和抽检制度,建立健全盲审制度,严肃处理抄袭、伪造、篡改、代写、买卖毕业论文等违纪问题,确保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质量。

四是强化教师教学主体责任。要制定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专门管理规定,确保教授都能给本科生上课。要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对于师德表现失范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

二、关于回归本分

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当前我们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教学方式内容陈旧、教学过程蜻蜓点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为此,我们广大教师要进一步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做“德高”“学高”“艺高”的好老师。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到“德高”。德是做人灵魂。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学生,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打铁先要自身硬,教人者,必先教自己;育人者,必先自育。离我们很近,就有这样一位“德高”的时代先锋,他就是西北大学候伯宇教授。陈宝生部长说:侯伯宇的事迹非常感人,他就是中国教育界的旗帜。学校也组织教师代表去西北大学侯伯宇纪念馆参观,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学校也将进一步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教师岗前职后“一体化”师德教育体系,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形成个人自评、学生测评、同事互评、单位考评的师德考核体系,开展“四有好老师”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二是加强教师系统培养,做到“学高”。我们要继续大力实施“高水平博士引进计划”和“学历提升计划”,推进“博士化工程”,鼓励现有教师“考名校、拜名师”,尽快明确研究方向,加入科研团队。实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西邮学者”人才计划,加大对教师进修学习的资助力度,激励教师快速成长,使教师队伍规模、质量、结构与学校发展需要相适应。我们的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引培并举,在抓好抓实现有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主动出击,超前布局,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各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推进“学术领军人才引培计划”,围绕学校战略布局和学科重点发展方向,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创业引进、智力引进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发挥“人才伯乐奖”激励作用,面向海内外,力争在国家级人才项目人选引进上取得新突破。

三是加强教学能力建设,做到“艺高”。积极构建知识结构完备、方式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增强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值得一提的是,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在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将帮你回答学生的海量提问,帮你给学生作业或考试评分,甚至帮你做出个性化教学的决策,但同时也给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有这方面的超前意识,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三、关于回归初心

高校教师要坚守培养人才的初心,一要成人,二要成才,倾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回归初心,我们下一步要着力抓好三项重点工作。  

一是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书育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作为新时代好老师的首要标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深入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的“五进”工作,践行新思想、聚焦新矛盾、对标新要求、瞄准新目标,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大格局,自觉担负起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是抓好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建设。继续完善提升“专题+实践+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改革,增加启发性、研究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习兴趣和对课程学习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增加“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要大力推动以“思政课+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使各类课程、资源、力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7月中旬举办的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现场展示活动中,我校三名教师分别被授予陕西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标兵、思政课教学能手、思政课教学骨干称号,为我们做好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建设开了一个好头。

三是抓好创新创业教育。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构建以学校为主体、政府为主导、行业为指导、企业共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培养、产学研协同、创新创业指导和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在全国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扩大学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影响力。

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一流专业”和“一流学科”建设力度,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综合实力,为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初心”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在“一流专业”建设方面,要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协调机制和优化管理模式上下功夫,优先为4个陕西一流专业建设项目、8个培育项目配置人、财、物资源,强特色、上水平,确保2-4个专业进入国内一流专业建设行列,6-8个专业进入国内一流专业培育行列。同时,要全面推进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和专业评估。按照专业认证和评估要求,形成各专业建设标准体系,全力完成好已经获批和正在申报的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加快新工科建设,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探索符合工程教育规律和时代需求的培养模式。

二是在“一流学科”建设方面,坚持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以“一流学科”为核心,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支撑,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围绕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和其它学科要按照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对标国内一流学科建设标准,全力提升学科综合实力。要把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作为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创新管理模式,设立学术特区,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整合学科团队,力争“十三五”末达到博士授权的基本要求。我们要通过高水平的“一流学科”建设成果,带动“一流专业”建设,反哺人才培养。

三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时刻紧跟国家、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军民融合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在5G技术、信息安全、集成电路、图像处理、数字经济、电子商务、邮政物流,以及“互联网+”相关领域的特优势色,积极“走出去”,寻求校校、校所、校企、校地和国际合作,整合优势资源,组建科研团队,提高教师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重点项目能力,提升科研项目层次和科技成果产出率。要不断深化科研机制改革,构建兼顾创新、质量和效益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模式,拓展科研成果转化渠道,保障科研成果转化权益,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科研积极性。

四是在国际化办学方面,要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拓展国际合作领域的同时,加强与现有国(境)外合作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做实现有合作办学项目,提高合作实效。不断提升参与国际合作的意识,构建以学校为主导、院系为主体、学科为基础、师生为主角的多层次全方位国际化工作格局,努力提升教师、学生、学术国际化水平。

四、关于回归梦想

教育梦就是报国梦、强国梦,具体体现就是“双一流”建设。我们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就是要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创造性传承中华文明,创新性建设中华文明,最终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于我校来说,就是要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邮电大学。这几年学校结合实际,也在不断优化顶层设计,无论是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还是实施追赶超越综合任务,都是希望通过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我们在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深化内部管理机制、科研管理机制、资源配置机制、保障管理机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其中也有阻力有困难,但是也取得了很多成效。  

下一步,在这些重点改革领域,分管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广泛调研,征求意见,借鉴吸收好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优化完善改革方案,统筹协调,稳步推进,也希望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建言献策,群策群力下好这局关于学校未来发展的“大棋”。我们要通过综合改革,进一步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系统完善的依法治校制度体系;探索节约资源、合理使用、调配灵活的办学资源管理使用新模式;构建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新型保障体系。要向改革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最大程度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万众一心为学校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条:【以本为本 立德树人】卢光跃:“因势而谋 应势而动 顺势而为”全力提升我校本科教育水平

下一条:我校首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成绩揭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