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年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质量年报  |  正文

2015西安邮电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8-07-26 11:19  点击:[]

 

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610

目录

一、学校简介................................................................................................................. 1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3

1.基本情况............................................................................................................... 3

2.生源质量............................................................................................................... 3

3.本科专业设置........................................................................................................ 4

4.中外合作培养........................................................................................................ 6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7

1.师资队伍发展现状................................................................................................. 7

2.高层次人才建设情况.............................................................................................. 7

3.重视名师工作室建设及作用发挥............................................................................ 9

4.教学条件............................................................................................................... 9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10

1.专业及课程建设................................................................................................... 10

2. 教材建设............................................................................................................ 14

3.教学改革.............................................................................................................. 15

4.实践教学.............................................................................................................. 16

5.毕业设计(论文)................................................................................................ 17

五、学生实践创新教育................................................................................................. 17

1.学生竞赛获奖情况................................................................................................ 17

2.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情况....................................................................... 23

六、建立健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及监控体系............................................................... 25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5

2.质量监控.............................................................................................................. 26

七、学生学习效果........................................................................................................ 28

1.学生毕业情况....................................................................................................... 28

2.学生就业情况....................................................................................................... 28

八、特色发展................................................................................................................ 28

1.服务行业与地方信息化建设,形成学科专业“邮电”特色.................................... 28

2.坚持教研统一、开放办学,形成合作育人新模式.................................................. 29

3.人文与科学并重,形成独具特色的西邮文化......................................................... 29

4.依托学科特色,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30

5.建立党员工作站,红色文化覆盖学生公寓............................................................. 30

九、存在问题................................................................................................................ 31

1.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1

2.教学质量改进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31

 


一、学校简介

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管、理、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创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陕西和甘肃两省邮电人员培训班及随后的西安邮电学校。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安邮电学院,是国家在西北地区布局的唯一邮电通信类普通高校。原直属邮电部、信息产业部,2000年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省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现在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共建高校,陕西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全国首批试办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的高校、西北地区唯一承担亚太电信组织(APT)和东盟(ASEAN)培训任务的高校。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被省教育厅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被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园林式单位”称号。校党委被中共陕西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省委高教工委授予“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称号。

学校座落在西安市南郊文化区,现分雁塔校区和长安校区两个校区办学,占地1500余亩,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2015年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余人。现有43个本科专业、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会计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者47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60余人,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14个。有双聘院士6人,客座教授130余人。

多年发展中,学校始终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明确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规范教学管理,不断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完善长效运行机制;围绕人才培养核心工作,加强教学资源保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巩固本科教学工作基础地位,坚持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本科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使实验室、图书资料、校园网络等教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3亿元,图书馆藏书160.39万册,电子期刊8768种,并建有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校园网采用有线、无线多种接入方式,支持IPv4IPv6两种协议的万兆星型以太网络,覆盖雁塔、长安两个校区。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校企合作。先后与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40余所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英、德、法等国多所大学签署了“1+2+1”“2+2”“3+2”等合作培养协议。与美国思科公司、印度塔塔公司和国内的华为公司、中兴通讯、大唐电信、烽火通信及通信运营企业、邮政企业等建立了科研和人才培训方面的战略合作关系。

建校60多年来,学校人才辈出,遍及华夏,为国家培养了8万多名优秀人才,成为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信息化建设高级专门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毕业生大多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邮政等国有企业及华为、中兴、爱立信、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设备制造商、互联网企业或高校、研究机构工作,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国防生毕业后成为我军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探索出“企业对接定制培养”“3+1创新教育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开辟了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

随着办学水平、社会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成为省内外广大考生竞相报考、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高校,在多数省份招生录取分数均高于当地一本分数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邮电报》《陕西日报》以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多次宣传学校办学成就。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陕西省省长胡和平、原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等领导同志多次来校视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予以充分肯定。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全校上下牢固树立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狠抓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质量监控,努力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设有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字艺术学院、国防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等教学机构。现有本科16656人,本科专业43个,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及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2.生源质量

在全国30个省(区、市)的本、专科招生共录取新生4263人。其中普通类本科4056人,专升本37人,高职70人、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70人和新疆少数民族预科30人。

生源质量持续提高。录取成绩稳中有升,在全国16个省(区、市)录取分数较2014年有所提升。2015年理工类录取分数高于生源地一批次控制线的学生占普通理工类的93.48%2015年理工类在各地录取最低分平均高出生源地控制线48分。2015年文史类录取分数高于生源地一批次控制线的学生占普通文史类的69.55%2015年文史类在各地录取最低分平均高出生源地控制线32.47分。西安邮电大学2015年本科录取分数如表1所示。

1  西安邮电大学2015年本科录取分数统计表

省份

批次

批次最低控制(分)

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分)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北京

第二批次招生A

527

495

14

33

天津

第一批次招生

547

538

2

15

河北

第一批次招生

-

544

-

40

第二批招生A

496

474

54

87

山西

第一批次招生

513

515

5

28

内蒙古

第一批次招生

487

464

41

66

辽宁

第一批次招生

530

500

25

46

吉林

第二批次招生A

433

405

74

99

黑龙江

第二批次招生A

410

371

79

133

上海

第二批次招生A

372

348

6

12

江苏

第二批次招生A

313

310

18

30

浙江

第二批次招生A

472

428

82

113

安徽

第一批次招生

597

555

17

47

福建

第一批次招生

549

525

20

42

江西

第二批次招生A

487

490

40

52

山东

第一批次招生

568

562

14

44

河南

第一批次招生

513

529

20

41

湖北

第二批次招生A

477

448

42

64

湖南

第二批次招生A

481

455

53

78

广东

第二批次招生A

524

519

31

50

广西

第二批次招生A

380

320

138

155

海南

第二批次招生A

588

546

66

68

重庆

第二批次招生A

532

527

27

45

四川

第二批次招生A

473

445

66

90

贵州

第一批次招生

543

453

13

51

云南

第一批次招生

540

500

17

29

陕西

第一批次招生

510

480

17

38

甘肃

第二批次招生A

465

417

51

66

青海

第一批次招生

466

400

21

50

宁夏

第二批次招生A

478

416

32

41

新疆

第二批次招生A

414

381

76

86

3.本科专业设置

学校现有43个本科专业,7个学科门类,21个专业类别。工学类专业20个(其中7个专业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管理学类专业13个(其中3个专业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1个专业可授管理学或经济学或工学学士学位)、理学类专业2个、经济学类专业3个、艺术学类专业2个、文学类专业2个、法学类专业1个。专业设置情况如表2所示。

 

2 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序号

专业所在学院

专业名称

学科门类

1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

工学

2

信息工程

工学

3

广播电视工程

工学

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理学

5

信息安全*

理学

6

物联网工程

工学

7

信息对抗技术

工学

8

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9

电子科学与技术

工学

10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工学

11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工学

12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工学

13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工学

14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15

软件工程

工学

16

网络工程

工学

17

自动化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学

1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19

自动化

工学

20

智能科学与技术

工学

21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

经济学

22

金融工程

经济学

23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2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25

工程管理

管理学

26

工商管理

管理学

27

市场营销

管理学

28

会计学

管理学

29

财务管理

管理学

30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

31

审计学

管理学

32

物流管理

管理学

33

工业工程

管理学

34

电子商务

管理学

35

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36

应用物理学

理学

37

人文社科学院

社会工作

法学

38

公共事业管理

管理学

39

行政管理

管理学

40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文学

41

商务英语

文学

42

数字艺术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学

43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学

4.中外合作培养

学校先后与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白俄罗斯、印度等十多个国家及台湾地区的40余所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英、德、法等国多所大学签署了“1+2+1”“2+2”“3+2”“3+1+2”等合作培养及学分互换协议,联合培养学生。2015年,学校共接收国外短期留学生37人;派出长短期留学生80/次,较去年增长35.59%。开展各种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11项;有13名顺利毕业,获得中外双学位。毕业生大多选择继续读研深造,一些学生被世界知名企业录用,就业率达到100%

学校申报的与英国斯坦福厦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合作项目20151月获教育部批准,第一届69名学生已入校学习。与外方学校联合举办了两次项目工作会议。同时,学校成立了“中外合作办学工作领导小组”,颁布了《西安邮电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管理办法》。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发展现状

学校现有教师总数10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9人,生师比为17.43:1。学校已初步形成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发展势头良好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中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我校教师数量与结构如表3所示。

3  教师数量与结构

教师数量与结构

教师总数量

1012

生师比

17.43:1

职称结构

正高级职称人数

133

副高级职称人数

343

中级职称人数

477

初级职称人数

59

年龄结构

35岁以下教师人数

305

36-45岁教师人数

448

46岁以上教师人数

259

学历结构

博士学历教师人数

269

硕士学历教师人数

575

本科教师人数

164

专科及以下教师人数

4

2.高层次人才建设情况

截止2015年我校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8人,如表4所示。共有省级教学团队14个如表5所示。

 

4  截止2015年我校高层次人引进情况

截止2015年我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情况统计表

序号

姓名

项目名称

所在单位

1

郭建峰

国家千人计划

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刘继明

国家千人计划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4

陕西省百人计划创新长期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5

谢永斌

陕西省百人计划创新长期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6

陕西省百人计划创新长期

电子工程学院

7

周晓辉

陕西省百人计划创业

计算机学院

8

陕西省青年百人计划

物联网与两化融合研究院

9

陕西省百人计划创新长期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10

赵亚婉

陕西省教学名师

计算机学院

11

韩俊刚

陕西省教学名师

计算机学院

12

鸿

陕西省教学名师

经济与管理学院

13

范九伦

陕西省教学名师

通新与信息工程学院

14

王曙燕

陕西省教学名师

计算机学院

15

陕西省教学名师

电子工程学院

16

王忠民

陕西省教学名师

计算机学院

17

卢光跃

陕西省教学名师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18

陈莉君

陕西省教学名师

计算机学院

5   省级教学团队汇总

序号

项目名称

所属学院

项目负责人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团队

计算机学院

韩俊刚

2

市场营销教学团队

经济与管理学院

鸿

3

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计算机学院

韩俊刚

4

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电子工程学院

5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范九伦

6

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团队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卢光跃

7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管理工程学院

樊相宇

8

信号处理教学团队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9

计算机硬件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计算机学院

王忠民

10

光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电子工程学院

巩稼民

11

数字系统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电子工程学院

杜慧敏

12

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计算机学院

王曙燕

13

通信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14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团队

经济与管理学院

鸿

3.重视名师工作室建设及作用发挥

学校重视名师工作室建设,出台建设方案,设立名师基金,不断加强名师工作室软硬件建设,每年建设2个校级名师工作室,各学院也积极创造条件为本院教学名师建立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以教书育人为主题,依托重大教学项目,通过开展教学方法研讨、教学成果培育,老教师传帮带及相关学术交流,瞄准专业前沿提升教学能力,着力解决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

4.教学条件

学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2015年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5769.35万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5405.92元,其中:本科实验经费522.93万元、实习经费305.45万元。本科生均实验经费314/生、生均实习经费183/生,2015年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占地面积17.66平方米/生,生均实验室场所面积4.4平方米/生,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3376.7/生。2015年我校经费投入情况如表6所示。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250.49万元,生均值1.34万元。建设了以基础实验平台、学科专业平台、科研创新和专业能力实践平台组成的“三层次实践教学硬件平台”,主要包括46个教学实验室、42个校企联合实验室、74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及20个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教学科研平台。实验室仪器设备较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需求,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  2015年我校经费投入情况

经费投入

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总支出(万元)

5769.35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万元)

0.3464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万元)

5405.92

自然年度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总额

本科实验经费(万元)

总值

522.93

自然年度内学校用于实验教学运行、维护经费

生均

0.0314

本科实习经费(万元)

总值

305.45

自然年度内用于本科培养方案内的实习环节支出经费

生均

0.0183

学校现有校舍面积73.01万㎡学生宿舍面积15.76万㎡,生均8.69㎡。教室面积8.21万㎡,生均4.53㎡。多媒体教室198个,座位数23076个;语音实验室22个,座位数1446个。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每百名学生133.9个。

体育运动场馆面积10.78万㎡,生均5.94㎡。现有多功能体育馆2座,面积1.29万㎡,篮球场20个,网球场4个,排球场6个,塑胶田径场3个,还有体操房、健身房、乒乓球室、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室等室内场地。学校体育运动场对学生全面开放,各类体育设施满足公共体育课教学及各专项运动队训练的需要。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1.专业及课程建设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不断凸显各学科专业的“邮电”特色及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特色。学校在专业特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通信工程”“物流管理”等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信息安全”“经济学”“电子商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等7个专业为省级“名牌专业”“特色专业”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学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电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经济学等一批优势学科专业,并以此带动全校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学科和专业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局面。

通信工程专业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特色最鲜明的工科专业,2003年获陕西省名牌专业称号,2007年获批陕西省第二类特色专业,2011年成为教育部“卓越计划”第二批试点专业之一,2013年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通信工程专业所属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为工信部和陕西省重点学科,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围绕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了特色鲜明、技术先进、全程全网的通信工程实践教学环境,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物流管理专业依托学校邮政管理和信息科学的历史积淀,在保持邮政管理和信息科学课程特色的基础上,增加物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现出当前物流业最新的发展态势,2013年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校以邮政行业为背景,构建了校内实验室、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学生竞赛平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实践体系,建成了陕西省首个具有综合性物流实验实训功能的专业基地。依托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邮政信息网络实验室搭建了现代物流实验中心,与地方政府、邮政和物流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合作建立了完善的科研基地,企业实习基地,为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专业建设紧紧围绕信息通信行业对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需求,以面向实际工程和应用为导向,以工程实践和项目驱动为手段,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关键,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集成电路与通信、计算机相结合为特色,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环境建设,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研统一教学团队建设和机制创新,探索出了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学校主要的特色优势专业如表7所示。

7  特色专业一览表

类别

序号

专业名称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1

通信工程

2

物流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

1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陕西省名牌专业

1

通信工程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

经济学

陕西省特色专业

1

通信工程

2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3

电子商务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

信息安全

6

物流管理

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1

通信工程

2

物流管理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5

信息安全

6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7

软件工程

8

电子商务

学校培养方案中课程资源总量为1380余门,其中选修课600余门。学校设置了理论教学、集中实践教学、创新实践与课外活动三大课程类别,其中理论教学又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大课程平台。实验实践教学学分(包含创新实践与课外活动)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6%左右,理论教学中选修课的学分比例不低于30%

学校不断加强课程建设,特别是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新生研讨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微课程等类型的课程建设。2003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计划以来,学校已建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4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新生研讨课17门,微课程4门。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情况如表8所示。

8  课程建设一览表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1

走近通信

陕西省精品课程

1

通信原理

2

信号与系统

3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4

通信经济学

5

西方经济学

6

通信原理实验课

7

微型计算机原理

8

ERP课程设计

9

操作系统

10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11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12

现代通信网

13

无线通信原理

14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15

物流学

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1

数字信号处理

2

密码学基础

3

电子商务概论

4

网络安全技术

5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与实践

6

计算机组成原理

7

光纤通信技术

8

基于VerilogHDLFPGA设计基础

9

通信原理

10

光纤传输技术

11

软件工程

12

信息安全概论

13

信息论与编码

14

移动电子商务

15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16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17

操作系统

18

信号与系统

19

通信原理实验

20

ERP课程

21

通信经济学

22

西方经济学

23

微型计算机原理

24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1

微型计算机原理

新生研讨课

1

话说会计

2

走进物流

3

谈全球化能力及其培养

4

人生哲学论坛

5

多角度看文化

6

有效沟通——开启连通世界的一扇门

7

E国通鉴

8

神奇的电磁波

9

从传统数据到大数据

10

先创造自己,再创造世界

11

大学是什么

12

安全与隐私

13

点睛英美文化

14

走进中外资本市场

15

通信新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16

成功者的秘密---人的情商与逆商

17

计算机史及著名人物

微课程

1

高等数学

2

大学物理

3

通信原理

4

电路分析基础

2.教材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制定有教材选用、编写、评价、激励等相关制度,设立了教材建设专项基金,鼓励和资助教师积极参加教材编写,2015年出版教材18部。

3.教学改革

依据我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鼓励广大师生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1)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学校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促进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能力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举办“教师授课设计大赛”等教学方法改革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从2011级开始,在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这两个专业是通信与电子信息优势学科专业,具有特色鲜明、工程实践性强、专业水平高等特点。通信工程专业试点校企联合培养,明确要求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中设置学生自主选择的4个专业方向模块:通信网与交换、无线通信、IP多媒体技术和光纤通信,教学内容涵盖工信部人事司《通信工程师资格认证管理办法》规定的七类通信工程师的要求。每个方向模块理论与实践并重,实现企业培养阶段与校内专业学习的有机衔接。

3)教学及管理信息化改革

为不断提高教学及管理过程的信息化程度,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要求教师授课特别是理工科教师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将课件电子化,并将计算机仿真的结果与授课相结合。

二是学校不断加强网上招生系统、智慧迎新系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教材管理系统、网上资源库、图书资料网上检索系统、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以及梦龙平台、西邮微博、微信平台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维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促进了学校在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与手段的转变,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2014年开始,学校由理工科新生中选拔拔尖创新班学生。学校强调“人文与科学并重,以学科专业为平台,实行跨学科、个性化培养”的原则上,通过与校内外专家座谈等方式,确定了拔尖创新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制定了拔尖创新实验班的培养方案。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重点,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英语语言学习为载体的全新教学模式,在人文知识的框架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如制定了与普通班完全不同的教学大纲;以课堂为平台,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思想表述和沟通的氛围,采取了教师“走下来”,学生“走上去”的互动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讲话,增加了课堂互动,观点讲述等环节,培养学生会想问题、敢提问题的能力;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给每个学生建立了图文并茂的学习成长记录表,通过文字点评、数据显示和成绩记录等形式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出今后注意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5)中英联合班

2015年9月,中英班共招收69人,全英文基础课教学。学生管理工作由学院副书记直接负责,配备专业学习导师和班主任,及时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学院组织了英方代表见面会和主题班会,目前项目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4.实践教学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构建了基础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创新实践模块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总目标,努力构建由基础实验平台、学科专业平台、科研创新和专业能力实践平台组成的“三层次实践教学硬件平台”。第一层次为基础实践平台,主要满足低年级学生基础实践教学要求,由8个基础实验中心组成。第二层次为学科专业平台,由29个设备先进、学科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实验中心(室)组成。第三层次为专业能力实践和科研创新平台,由9个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和10余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组成。

目前,学校已经建成包含46个实验中心(室)、42个校企联合实验室、13个校内实习基地、61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硬件平台。学校在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同时,还以创建实验示范中心为抓手,大力推进实践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先后获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

5.毕业设计(论文)

学校持续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修订了《西安邮电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确保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严把选题关,确保选题质量。规定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2015年学校制定了硬件类毕业设计管理办法,设立硬件类题目专项经费,支持学生选择具有工程背景和实际应用的题目。

强化过程管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的质量。规定了毕业设计(论文)前期、中期及后期及答辩各环节检查的重点工作和流程,保证各阶段的工作质量。2012年起学校开始对部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2014年开始对全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查重检测,查重不合格一律取消答辩资格。实践表明,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更加认真负责,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鼓励开展多元化形式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提供工程设计类、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类、应用软件类、工程管理类及艺术设计类不同类型的论文和质量标准供不同专业的学生选做。

五、学生实践创新教育

1.学生竞赛获奖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制订了《西安邮电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西安邮电大学科技竞赛组织实施办法》等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通过竞赛提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学校的重要特色。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2015年在两部委资助的高水平竞赛中获得:国家级199项、省级464项、共计663项。2015年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省级以上获奖情况如表9所示。

9  2015年各类竞赛省级以上获奖情况统计

学院

竞赛名称

获奖级别

获奖数

电子工程学院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国家级二等奖

4

省级一等奖

5

省级二等奖

9

省级三等奖

4

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

国家级二等奖

1

国家级三等奖

3

省级一等奖

10

省级二等奖

14

省级三等奖

5

省级优秀奖

2

2015年陕西工科五校(TI)杯校际联赛

省级一等奖

1

省级二等奖

6

省级三等奖

3

省级奖

1

陕西省第二届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省级三等奖

3

省级优秀奖

2

理学院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省级一等奖

2

省级二等奖

17

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国家级二等奖

2

国家级三等奖

2

陕西高校第十次大学生数学竞赛

省级

82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国家级

35

团委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

国家级三等奖

2

国家级三等奖

1

省级特等奖

2

省级二等奖

9

省级三等奖

7

教务处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省级一等奖

4

省级二等奖

8

省级三等奖

14

自动化学院

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大赛

国家级二等奖

1

国家级三等奖

4

省级三等奖

7

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

省级二等奖

3

省级三等奖

1

省级优秀奖

1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技能竞赛

省级一等奖

3

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控制仿真挑战赛

国家级特等奖

1

国家级二等奖

2

国家级三等奖

1

省级一等奖

4

省级二等奖

5

省级三等奖

4

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

国家一等奖

2

国家二等奖

3

国家三等奖

6

计算机学院

蓝桥杯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国家级优秀奖

1

省级一等奖

4

省级二等奖

4

省级三等奖

2

省级奖

14

ACM

国家级三等奖

1

省级三等奖

2

省级鼓励奖

1

2015年甲骨文杯全国JAVA程序设计大赛

国家级三等奖

1

省级二等奖

1

2015 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

国家级鼓励奖

1

2015 蓝鸥杯C语言技能竞赛

国家级二等奖

1

国家级三等奖

1

2015年陕西省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赛

省级二等奖

1

省级三等奖

1

省级优胜奖

1

中兴通讯杯科技竞赛

省级奖

2

数字艺术学院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国家级二等奖

1

国家级三等奖

1

省级一等奖

7

省级二等奖

8

省级三等奖

7

省级优秀奖

19

科讯杯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

省级一等奖

3

省级二等奖

4

省级三等奖

4

2015第二届TCL杯“中国好创意大赛”

省级奖

4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

省级奖

1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

省级奖

8

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

国家级二等奖

3

国家级三等奖

2

“皮赛杯”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

国家级一等奖

1

国家级二等奖

3

国家级三等奖

6

省级一等奖

1

省级奖

41

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

国家级一等奖

3

国家级二等奖

4

国家级三等奖

7

省级奖

4

2015微软“创新杯”陕西大赛暨陕西省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省级三等奖

2

经济与管理学院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国家级一等奖

1

国家级二等奖

1

国家级三等奖

1

省级特等奖

1

省级一等奖

3

省级二等奖

4

省级三等奖

11

邮储银行杯中国互联网协会第八届(2016)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

国家级一等奖

4

国家级三等奖

2

省级特等奖

2

省级一等奖

8

省级二等奖

9

省级三等奖

4

全国商务知识竞赛

国家级三等奖

2

国家级优秀奖

8

陕西省黄炎培杯会计工作能力大赛

省级特等奖

4

省级一等奖

5

省级二等奖

17

省级三等奖

2

“新道杯”全国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

省级二等奖

1

省级三等奖

2

2015年网中网杯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

国家级三等奖

1

陕西省金胜源杯物流沙盘大赛

省级一等奖

4

外国语学院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国家级一等奖

7

国家级二等奖

21

国家级三等奖

44

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

省级三等奖

3

合计

663

 

 

学校按照社会用人需求,加强大学生应用能力培训,成立了IT应用型人才实训中心,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探索出“企业对接定制培养”“3+1创新教育培养”“校企合作双导师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深受企业和大学生的欢迎,开辟了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这种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2.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情况

2014年年初,学校为扎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决定搭建高水平多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于是在东区公寓开辟场地,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政策、经费、场地方面大力扶持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把“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打造成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灵感的迸发地,动手和实践的训练场,青春和梦想的展示台,成为学生创新创业的“梦工厂”,成为校园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领头羊”,在校内发挥创新创业的引导作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占地400多平方米,由学校团委负责,依托校学生科协开展日常管理运营工作。我们制订实施了《西安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包括《入驻团队申请条件》《入驻团队评审标准》《入驻团队运营管理、场地、安全、资助资金使用、考核规定》等制度保障措施,入驻孵化团队可获得学校团委提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和科技处提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入驻孵化期是一年,入驻期间所有设施和场地使用,不收取任何费用。项目入驻期间,学校将会为孵化项目提供各种创新创业政策咨询、孵化投资机构资源对接、创新创业导师辅导、“请进来,走出去”助推项目孵化工作。

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自2014年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以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完成了第一季的孵化任务,结出了第一批入驻项目的创新创业成果,成为我校展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良好窗口,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一批入驻孵化项目参与项目金额累计超过300万,吸引风投资金近50万,有意向的风投资金100万,校内外合作企业或单位近40家,正式注册成立公司5家。受到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厅、团省委、社会各界和人民网、光明网、西部网、科技日报、陕西日报等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并成功入选省委高教工委首批“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入选省科技厅首批“陕西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入选团省委“全省第二批省级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入选省中小企业局“首批陕西省中小企业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信息产业方向)”,在校内、省内具有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的入驻项目,已经是第二季的新入选的20个团队,这20个团队包括5个实体公司,7个虚拟公司,8个科研立项。涉及大数据金融、互联网+、物联网、3D打印、环境监测、智能家居、医疗健康、媒体广告等多个领域和行业。第二季从2015年11月入驻运营以来,共吸引风投资金560万,有意向风投资金1372万,拿到的其他形式的投资或者赞助估价约563万,正在申请和已经获得专利25项,并与河南省招生考试办公室、大唐网络有限公司、陕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等20多家企业单位达成合作关系。在孵化过程中,多个技术型团队在各自领域中实现了技术突破,如用于精密诊疗的病人心脏3D打印工作室实现了3D打印心脏立体精准模型技术。从技术层面讲,该团队所采取的技术路线属国内首创,打破了国外大公司的技术垄断。项目入驻以来,新正式注册成立公司2家,共计实体公司5家,20个入驻项目共盈利215万。

六、建立健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及监控体系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出台了《西安邮电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标准,构建了完备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效保障了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

质量标准覆盖本科教学活动全过程,学校把教学质量标准作为保障质量的重要前提,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要求,选取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监控点,制定教学质量标准,规范教学环节,出台了《西安邮电大学课堂质量标准》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答疑辅导、考试、教材选用等各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形成了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本依据,以日常教学规范为行为准则,覆盖本科教学活动全过程的多层面、系列化和可操作的质量标准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建立了校、院、系三级质量保障组织。由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的教学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教务处负责制定教学质量标准及管理规章制度,学校教学督导组负责教学质量的监督与信息反馈,其它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质量保障工作。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是本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领导机构,院长是本科教学质量负责人,对学院的本科教学进行监控管理,分管副院长、教务办主任、教务员负责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日常运行,学院教学督导组负责课堂教学质量的监督、信息反馈工作。系(教研室)主任负责组织该部门的各项质量保障工作,各系(教研室)老师全体参与教师评学和同行评教。教学规章制度建设较为完善,涵盖质量标准、教学运行、质量监控等各个方面。制订了《西安邮电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完善了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西安邮电大学关于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规范了教学运行过程;《西安邮电大学本科生网上评教实施办法》等文件,加强了教学质量监控。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对本科教学质量各个关键环节的监测与管控。

2.质量监控

为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运行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建立了体现时代特征和办学特色、规范可行的教学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构建了以时间进程X、监测主体Y、监测点Z为坐标的三维立体监控体系如图1所示,实现全程、全员的教学过程监控。

1  三维立体监控体系

 

学校制定了《西安邮电大学教学检查实施办法》及理论和实践教学的一系列质量标准,建立较为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执行过程与监督过程形成一个闭环,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全程监控。

1)常规教学检查

学校坚持开展学期初、中、末三个时段的常规教学检查。开学第一周由学校领导带队的各职能部门检查组,对教学条件、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新学期教学工作顺利展开。各学院负责检查教师到课、教案、教学日历等上课准备情况。期中教学检查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各学院组织实施,检查理论、实践课程教学状态,组织教师评学、师生座谈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期末教学检查以监督考风考纪为重点,开启考场视频监控系统,校院两级考试督察组加大巡考力度,严肃考场纪律。

2)课堂教学环节监控

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领导、校院两级督导组以理论和实践课堂为重点,大面积听课,监督、指导、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教学督导组对新生课程、实践类课程和年轻教师承担的课程等开展专项课堂督导。

3)毕业设计(论文)监控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设计环节,依据《西安邮电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在各个环节上监控管理。西安邮电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如图2所示。

 

 

2  毕业设计过程监控图

七、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毕业情况

201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3848名,学校严格按照《西安邮电大学本科生授予学士学位工作实施办法》规定,认真做好学位的受理、审查与授予工作,严格把关,确保学位授予质量。

2.学生就业情况

学校将《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并组织课程教学的实施。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邀请行业内经验丰富的企业各级领导、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企业技术人员、成功校友与学生交流并开展就业指导。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不断改进和完善校内毕业生就业招聘的形式,由组织综合性的毕业生双选会,逐步转变为专业性的专场招聘会。2015年我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企业总数高达1155家。此外,就业指导中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计划地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就业市场分析,掌握毕业生就业流向及社会评价,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更加适应社会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201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较好,大多在通信、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产业行业就业。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华为、爱立信、中兴、三星、小米、宇龙酷派等设备及终端制造商;中国通信产业服务集团、中国通信建设集团等通信服务企业;腾讯、阿里、百度、360、京东等互联网公司;TCL、海信、创维等电器造企业;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企业;中国邮政、邮政速递、顺丰、德邦物流等邮政物流企业。

学校毕业生总体上以“思想素质好,专业知识扎实,头脑灵活,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八、特色发展

1.服务行业与地方信息化建设,形成学科专业“邮电”特色

学校作为原邮电部、信息产业部所属高校,办学思路和学科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邮电”特色。学校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练学科特色,在强化“邮电”学科特色优势的基础上,突出各学科专业的“邮电”特色及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特色。学校在宽带无线、下一代互联网、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网络与信息安全、刑侦图像处理、信息产业经济、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邮政网络组织与优化、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等方面优势突出。学校在坚持服务信息行业的同时,大力拓展与政府管理部门以及交通、能源、装备制造等各行各业的合作,实施协同创新,进行各行业相关信息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为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2.坚持教研统一、开放办学,形成合作育人新模式

学校按照“加强学科基础、注重系统思维、突出实践应用、强化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学校倡导教研统一,鼓励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课堂”“进实验室”“进教材”,把学校的学科与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学校积极推进开放办学,在内部推动“五个开放”,即院系、学科、专业、实验室以及课堂的开放,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在外部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思科、英特尔、谷歌公司、印度塔塔公司及华为公司、中兴通讯、大唐电信、西北5省(区)通信运营企业、邮政企业等近百家企事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与十余个国家以及地区的40余所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互访、学生互派、学分互认、学位联授,联合培养人才。通过多年合作实践,学校探索出了“企业对接定制培养”“3+1创新教育培养”等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以及“1+2+1”“2+2”人才培养等国际合作育人新模式,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

3.人文与科学并重,形成独具特色的西邮文化

学校坚持人文与科学并重的办学理念,以坚守大学使命,创新思想文化、引领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提升个人修养、担当社会责任、强化国家意志、振奋民族精神、关怀人类文明为内容,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西邮精神,积极培育优良人文土壤,营造自由、融合的学术环境,激发师生求真、创新的学术追求,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相融合,不断强化师生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形成了“重德务实、博学笃行、宽厚包容、民主和谐”的校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以及“自由、求真、融合、创新”的学术文化。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依托学科特色,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学校以通信信息技术、电子科学技术、电商物流等特色学科领域为引领,带动学科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15年研制出了国内第一款自主开发设计的嵌入式GPU芯片(萤火虫1号),也设计完成了第二款多态阵列机的GPU芯片(萤火虫2号)原型样片。它们的研制成功对于我国高端集成电路芯片产业化和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对该技术的垄断。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时任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等莅临现场考察时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结合陕西省信息通信企业的产业转化和市场优势,建成了全省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体系,形成资源整合利用、优势互补的产学研用联合模式,实现了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提高了陕西省在智慧城市、物联网等信息化前沿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能力。依托陕西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电子商务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以农村电商为抓手,展开对西北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全方位服务。服务区域主要集中在陕西各市县,并逐步扩展至宁夏等西部省市、区县。重要贡献有:打造的“山阳模式”“武功模式”“铜川模式”等得到了多位省领导的肯定;宁夏固原农村电商平台的精准扶贫效果明显;塑造了土豆姐姐、柿饼哥、逛集网等农村电商地方特色品牌。学校将进一步推进特色学科发展,遵循学科发展规律,不断探索学科建设新模式,释放学科发展潜力,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5.建立党员工作站,红色文化覆盖学生公寓

学校从2011年开始,建立了党建进学生公寓工作机制,积极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宿舍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每个学生公寓建立一个党员工作站,公寓全体党员要亮身份,所有党员宿舍都挂牌。党员工作站围绕红色文化教育主题,开展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系列特色活动,实现了红色文化育人对学生公寓的全覆盖。党员工作站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五四、七一、八一、九一八、烈士纪念日、国庆节、一二九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等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举办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开展读红色经典活动,成立读书会,通过《新阵地》刊物和网站平台每月向学生推荐优秀阅读书目,引导学生阅读红色经典,定期交流读书心得,评选优秀读书笔记。开展百名先进进公寓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以教授、博士为主体的百余名先进党员走进学生公寓志愿服务团,通过进宿舍、访学生、送关爱的方式,以知心工程、心灵驿站、长者思语等活动为载体,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就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九、存在问题

1.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校积极探索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对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经验缺乏系统的总结和凝练,没有形成制度性的成果,推广应用不够深入。二是学校开展了部分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但经验总结和推广不够,导致部分课程的考试内容较为僵化、考核方式单一,注重考查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课程成绩评定相对简单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缺少对教学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提升性总结,导致取得的成效没能以教学成果的形式准确表达,影响了改革成果的进一步升华、推广和交流,导致国家级教学成果数量较少。四是系(教研室)在总结推广教学经验中的作用还需加强,未能全面形成以系(教研室)为单位应用教学改革成果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2.教学质量改进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学质量改进工作通常由教务处负责组织落实,还需要其他职能部门及学院配合。由于沟通协调等的问题,致使部分教学质量改进工作效率不高。二是教学质量改进工作通常处于被动状态,一些单位和部门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质量改进工作,仅局限于解决具体问题或表面问题,对产生质量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缺少认真的研究与分析。三是教学质量改进效果缺乏进一步跟踪核查的机制,一些问题的改进效果没有得到持续有效的监督,致使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上一条:西安邮电大学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关闭】